八一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风流小地主 > 365 臣有事进奏

365 臣有事进奏(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长安西市任记鞍辔铺的任掌柜,了彩票一等奖的事情,如同长了翅膀般,几日时日内。便传遍了长安城大大小小的里坊。

而当日,任掌柜当着延寿坊街坊的面,从民部那辆四轮马车上,不断搬下黄灿灿、沉甸甸的一贯贯铜钱,交于那几位债主的手,了清欠账的场景,也随着众人之口,四处传播。

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而结果便是位于坊市的彩票销售点,再次挤满了购买彩票的人群。

任掌柜一家,因为这两钱一注的彩票,避免了倾家荡产。不久之后,西市的任记鞍辔铺重建起来,生意更胜往日。

而一年半以后,任掌柜的朋友商队,赶着大群西域骏马重返长安城,任家再次获利两万余贯,成为长安城有名的富商。

他当初那一注彩票奖的事情,却始终被人津津乐道,任掌柜也以此为荣。

买彩票,也成了任掌柜的习惯。虽然之后再未奖,他却依然乐此不疲。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彩票顺利发行,李忘忧成功洗白了世家泼在他身上的污水,他又开始琢磨如何从民部郎李孺手买地了。

如今长安城,再没人议论户县子重金修建击毬场的事情,大安、昭行两坊的土地,除了李孺的别院,其他都已被李忘忧通过工部收购了下来。

如今马球场想要开工,就必须搞定李孺。

这段时间,李忘忧也没闲着,这民部郎李孺的情况,他早已让纨绔们帮他打听清楚。

李孺与其妹妹李氏,虽然都姓李,但却并非出生陇西李氏或者赵郡李氏这般世家豪门,也并非李唐皇族宗亲,只是一小族出身而已。

查清楚李孺的背景,李忘忧敢肯定这货手头绝对不干净。

贞观年间,是华夏历史上反腐最严厉的朝代之一,李二曾经有言,“人有所犯,一一于法”。意思是只要有贪腐,不管什么身份,统统法办。

即便是当年秦王府旧人,李二也照样依律判罪。皇叔贪污,也一样下狱,王公皇族“皆至清谨”。

不能贪腐,而大唐的官员俸禄不高,唐初朝堂又不禁止官员经商,所以百官大多家皆有产业,安排族人负责经营,补贴家用。

即便是房玄龄、程咬金这些国公大佬,也是如此。否则只靠那点禄米俸禄,如何养得起一大家子人。

不过李忘忧通过纨绔们的各种关系网,却发现这李郎家,虽然也经营有店铺,但却生意惨淡,并没什么进项,甚至还会亏进去不少。

但只看李孺能在大安坊内置办别院,就只其身价不菲。大安坊的那套别院,占地颇大,当初李孺买下来时,也花了二百万钱。

李孺这民部郎,不过从五品上,月俸三千百钱,即便加上每月一百十石的禄米和职田收入,满打满算,他一个月的正当收入,不会超过十贯铜钱。

李郎府上,自然也是一大家子人。人吃马嚼,这十贯铜钱足够其生活富裕,却也难得结余多少。

如此情况下,他还能拿出二百万钱买别院,要是其没有猫腻就见鬼了。

民部郎,乃是民部头司民部的司长官。

这可是掌管大唐钱褡子的衙门,指缝里流点出来,就能让李孺这民部郎,吃得盆满钵满。

李忘忧琢磨着,与其想办法让这李孺让步卖地,不如干脆帮李二搞搞“廉政建设”。他就不相信这李孺在民部之没有上下其手,捞点油水。

既然李孺为了李氏铁了心要与自己作对,那就怨不得他李忘忧下狠手了。

不过如何揪出李孺这贪官,却也并不容易。

无凭无据,总不能因为别人买了处别院,就以此控告他吧?那显然不现实。

而民部的账簿,即便他深受李二信任,又与戴胄这民部尚书关系良好,却也不可能让他这开国县子,莫名其妙就跑去民部查账。

李忘忧左思右想了半天,却让他想出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办法。

这日,李忘忧又穿上他那身崭新的开国县子朝服,一大早便出了门跑去长安城准备参加朝会。

百官见到李忘忧又难得出现了,与他熟悉之人不免纷纷上前打趣。

“子忧,今日又是为何上朝?你又弄出什么稀奇玩意了?”

“李家小侄,可是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快快拿出来给老夫看看,哇哈哈哈。”

“子忧,老夫算来,这应当是你第五次上朝吧?你还真是稀客啊,哈哈。”

“师长,今日又有何事?不如先与弟子说说?弟子待会也好配合你。”

李忘忧一头黑线,只能朝众人拱手作揖,表示自己没什么事情,就是在家憋闷,来旁听一下朝政而已。

他这话,却没有一个人相信,全都面露笑容,打算看看这货又打算搞什么幺蛾子。

不仅百官这样看,就连李二坐上御座之后,也是如此想法。

“户县子,今日可是有事?”李二干脆先出言询问,让百官纷纷侧目。

李忘忧更觉得心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为啥人人都觉得老子上朝,就为了搞事情呢?

虽然他今日确实有事,但如此被李二揭穿,却让李忘忧不免汗颜。

“陛下,臣无事。”

李二狐疑的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