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频小说 >[倚天] 鹤越孤山 > 第二十六章 奇计妙对迎正堂

第二十六章 奇计妙对迎正堂(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外头人影晃动,喧哗声不断,俞莲舟却是觉得屋内静得很。他定睛看着白鹤鸣,道:“你还真是……和以前一样,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

他这话初听上去像是在责怪白鹤鸣,但那最后那几个字却落得极其轻柔,几乎不像是他平常会有的语气

这次顶不住视线的是白鹤鸣。俞莲舟明明没有责怪她,她却没由来地一阵心虚,有一种被人看透了的,好似五脏六腑都要翻涌而出的呕吐感。沉默片刻,她脑子里没由来地跳出一首曾经见过的诗。

“少年弟子英雄志,一沾尘缘岁月催。”白鹤鸣仰头着笑了下,闭着眼喃喃自语道,“最恨酒醉鞭名马,只恐情多唔——”[1]

她读到最后,速度越来越慢,直至最后一句的时候,忽然被人揪住了耳朵。

白鹤鸣上一次被人揪耳朵起码得追溯到十年前。

她猛地睁开眼,瞪着俞莲舟,恶狠狠地道:“只恐情多累大侠。”

明明是被人瞪着,俞莲舟却是觉得心下甚喜,笑道:“你这句话可是言不由衷。某人明明说过,自己可是把我当平辈而不是长辈看的,我还没成名,算什么大侠?你能累着谁?”他压下心中隐约的不安,道:“也不知你从哪里看来的这些诗文。你如今也是大人了,该多读些正经书,少看些杂的。”

白鹤鸣刚想反驳,俞莲舟又道:“眼下城内大乱,你打算怎么做?”

言下之意是要听她的了。

白鹤鸣成功被他转移了话题。她捂住胸口,咳了两声,道:“我猜现在太平王和汝阳王、伯颜的人一定战成了一团。太平王定然是要往皇宫的方向去的,如今他处于弱势,只有尽快杀了皇上,他才能争取这最后一线翻盘的可能。他的妹妹是皇后,或许也正在与他里应外合。”

“而汝阳王和伯颜的任务也很简单,便是阻止太平王打入皇宫。太平王今夜被我这刺杀打乱了计划,临时决定谋反,这应当是另外两方都没料到的事情。他们被打了个猝不及防,眼下应该是在仓促应战,说不定我们这时候说要换回孙正堂,汝阳王就会同意。因为孙正堂眼下已经没有用了。”

这仗打完之后,不管汝阳王世子是死是活,都会有一个结果。真的汝阳王世子找到了,那孙正堂便也无用。

俞莲舟也是想到这点,道:“我们得尽快找回孙正堂。”

托他之前纯阳真气的福,白鹤鸣此刻已经能暂时用内力将伤势压制住。她一手撑地站起,说道:“事不宜迟,走吧。”她站起来的时候晃了下,俞莲舟一手扶住她肩膀,待她站稳后才松手,道:“你勿要勉强,若是不行,就全交给我来。”说完又怕白鹤鸣还是不放心,补充道:“我定会带回孙正堂。”

走至屋外,两人隐隐闻到一股子烟味,定睛一看。不知道是哪方队伍放的火,也或许是某个张皇失措的百姓打翻了油灯,这黑烟自东向西飘来,隐隐可以往见东北方向火光闪烁。民房多是木头建成,城东城北又多是平民百姓的房子,平日里就是拥挤不堪,稍微有个火星子,便烧的厉害。

两人展开轻身功夫,自城西往皇宫方向去。各方兵马一团混战,根本无暇顾及从屋檐上迅速飞过的二人。再走过几里,便到了集庆坊,萧墙根下[2]已经是一片混乱,白俞二人不愿加入战斗,便只绕着萧墙远观。

不远处的高台上灯火通明,守卫森严,一看便是有要紧的人在上。

俞莲舟瞥见白鹤鸣额头已经出了不少汗,心下怜惜,说道:“你在这里等我,待我去探探那高台上的人是不是汝阳王。”白鹤鸣白他一眼,道:“你信不信前脚一走我后脚就背着你翻入皇宫?”俞莲舟心中无奈,面上却是微微一笑。

所幸这高台上还真是汝阳王。

二人一靠近,便有江湖好手团团围了上来。白鹤鸣立即与俞莲舟背靠背防止他们偷袭,脑中不由得想起此前自己顶替侍女进入太平王内室却无人发现一事,便觉得太平王输给汝阳王这种当世豪杰,也不算太冤。

还是有一人认出了他们的脸,挥了挥手。

白鹤鸣定睛一看,原来这是当时接了她递的拨浪鼓的人。

此人当是汝阳王亲信,地位不低。他一挥手,众人便放下武器,往后退了几步。那人朝他们拱手行礼,道:“不知二位英雄缘何出现在此?”

白鹤鸣道:“我是来向汝阳王讨赏的。”

话音刚落,便听得楼上一雄伟男声哈哈大笑。白鹤鸣闻声抬头望去,只见汝阳王察罕特穆尔今夜穿了身战甲,身形看起来要比那日要壮硕了不少。

明明双方还在激战,察罕特穆尔却已经露出了一副胜券在握的表情,捋了捋长须问她:“你有何功劳?又想要向本王讨何赏?”

有他这一番话,看守士兵皆让开一条道来,好让白鹤鸣和俞莲舟能走至高台下。俞莲舟担心他们突然动手,自觉跟在白鹤鸣身后半步左右。他眼皮一翻,那些拿着兵器的元兵被慑得又后退了几步。

白鹤鸣伤重疲倦,却也知成败就在今晚,不敢稍有懈怠。她站在高台之下,终于可以看清汝阳王的脸,朗声道:“我们二人有三功劳。这第一个功劳是替你传递消息,若不是有我们将消息传出,没有那拨浪鼓,你怎会知道太平王要谋反?这第二个功劳便是今夜我削去了太平王一只手臂,若不是我,他又怎会今夜临时起兵?”

前者察罕特穆尔确实知道。他当然记不住手下每一个探子的名姓,但他手下有人替他管着,替他处理来自各府密探的消息。拨浪鼓这个暗号之前一直没人用过,然而察罕特穆尔此前已经猜到才浅志疏又骄傲自满的太平王面对咄咄逼人的右丞相必然会心生反心,进一步地便猜到这拨浪鼓大概是军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