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 第390章 复烧法

第390章 复烧法(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刚才杜老说是二十年前买的,那时复烧法刚刚开始流行。”

“具体操作就是将土磨成细粉,再混合在泥里面,贴在罐子外表,然后放到低温窑里面再烧一次。烧出来的瓷器,上面就会带一层土沁,还没有火气。”

“只不过那时候复烧法的技术还不成熟,造假者在北方就用黄土,烧出来以后土沁中带有红色。在南方就用红土,烧出来就会带有褐色。杜老这个四系罐上面的土沁发红,所以我才问是不是在北方买的。”

薛秘书长忍不住问道,“如果造假者更新了技术,烧出黄土沁怎么分辨?”

何仁笑道,“不用如果,现在已经复烧法的技术已经更新了,具体什么配方我不知道,但是确实能够把北方的瓷器烧上黄土沁,南方的烧上红土沁。”

“哦?”杜潇文指着四系罐说道,“先不看颜色,你就说说复烧法造假如何鉴定?”

何仁拿起四系罐走到三位评委面前,指着上面的土沁说道,“自然形成的土沁和烧上去的肯定有分别,主要是看浓稠度。”

薛秘书长仔细看了半天,微微点头,“你这么一说的话,这只四系罐上土沁确实比较平均,如果是自然形成,应该会有浓淡和薄厚的分别。”

薛秘书长刚要给何仁打分,杜潇文突然问道,“还有吗?”

何仁乐了,“还有。”

杜潇文的眼睛又亮了,“说说看。”

“我刚才说赝品,可能有些不准确,准确地说,这是一个清仿明永乐白釉的四系罐。”

“啊?”

薛秘书长已经被搞迷糊了,“你刚才还说复烧法是十几年前才流行的……唔!”

话没说完,薛秘书长就意识到自己犯蠢了。

肯定是造假者直接用清仿明的白瓷造假,这样可信度更高,很多人一看东西是老的,就会下意识地上当。

毕竟就算大概率是随葬器,明永乐的白瓷也比清仿明的贵上十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薛秘书长看了一眼杜潇文,难道主席也是因为这个打眼了?

何仁没有揭穿薛秘书长的意思,而是继续说道,“如果我猜得没错,应该是有人无意中得到了一件道光年间的仿明白瓷四系罐,然后用复烧法做旧,想要埋地雷,结果被杜老明察秋毫发现了。”

薛秘书长在心中高呼“卧槽!”

何仁这小子是个人才啊,还有几个人能将打眼说得如此清新脱俗?此子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杜潇文却是哈哈大笑,“不用给我戴高帽,我当时经验尚浅,而且时间有限,就是打眼了,没什么不能说的。”

何仁后退两步,没有说话,示意评委可以评分了。

杜潇文满意地点点头,何仁不骄不躁,确实是个好苗子。

等三位评审写完了分数,杜潇文挥了挥手,礼仪小姐第三次上前,何仁又抽了一个信封。

薛秘书长打开信封,先给杜潇文看了一眼,然后就要吩咐礼仪小姐去拿东西,结果却被杜潇文给拦住了。

他在薛秘书长耳边低语了几句,薛秘书长一脸惊讶,用眼神再三确认了以后,才一脸凝重地走了出去。

搞得何仁一头雾水……

刚想开口询问,却见杜潇文摆了摆手,何仁也只能把疑问先压了下来。

大概等了二十分钟,薛秘书长才亲自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上面还盖了一块红布,搞得神神秘秘的。

薛秘书长先让杜潇文看了一眼,才把托盘放在何仁面前。

何仁一脸凝重,看这个架势,东西就不一般,掀开红布一看,这次就不是瓷器了,而是一本书。

何仁暗道古玩协会这帮出题的家伙确实挺损,三个题目三个方向,古钱币、瓷器和古籍,想必其他信封里应该也是不同类别。

这要是换成一般人,还真容易让他们给考住。

何仁就没有这方面的困扰了,挂壁无敌……

杜潇文笑道,“规则和刚才一样,鉴定真假,要说明理由。”

问题倒是不难,其实和平时鉴宝差不多,何仁也没放在心上,低头一看,好家伙,是《新唐书》,看起来有年头了。

当然不是一整部,尤其是宋版的,根本就没人收集全。

《新唐书》全书共225卷,全文将近170万字,分为本纪、志、表、列传等内容。

在体例上,《新唐书》第一次写出了《兵志》,系统地论述了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这开创了中国正史体裁史书的先河。

这次拿来的是“志第四十六 刑法”。

何仁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然后就愣了一下,里面夹着一张便签,上面写着北宋初版。

他人都傻了……

“这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