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魏芳华 > 第六百三十五章 担责

第六百三十五章 担责(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司马师在剑阁住了一晚,天黑后又与姜维谈论许久。

情况可谓非常危急了!

虽然汉中之战时、汉军的主力未损,吃了败仗仍成功退回益州腹地,这几年又极限扩军;但是受制于国力人口,效果不佳。除了偏远的南中地区,几乎整个益州的堪战之兵只有十万余!

其中最大的一股主力,之前在涪县屯田,除了守城军民、总兵力在五万六千人左右。

依照四月底成都朝廷的决策,前期部署,涪县主力一半增援剑阁,一半增援江油关、左儋道德阳亭,实际上是兵分三路。而从成都、绵竹出发,前往涪县的兵马,此时还没到涪县!肯定是顾不上剑阁了。

加上常驻剑阁关附近的兵力,有一万多人;乃因剑阁这边的农田多山地,不够养活太多军队,平日为了节约粮草调运的消耗,主力都在涪县那边屯田。

旬日之内,姜维手里、满打满算只有四万余众!

而且这四万多人中,驻守剑阁关、及其东北侧的人马几乎不能动!因为剑阁关北面、还有大量曹军虎视眈眈。

所以姜维能抽调出来、对付曹魏前军的兵力,也就三万人左右。

循着西汉水来的曹魏前军、简直太要命了,如同是一群疯犬直扑汉军的胸膛!

直到此刻,司马师亦无法相信、秦亮的前军能从西汉水漂过来。按理数以万计的人马,坐船渡江河都不容易,何况要在河上漂几十里远!这他嬢的秦亮,难以理喻!

一想到那个让他恨之入骨的人,竟然对汉国产生了致命的威胁、这可是魏国君臣几十年都没办法的国家,司马师实在是难以接受!

汉国可以亡,但司马师绝不愿意看到、汉国亡于秦亮之手。

姜维必定对剑阁关周围的地形很了解,不过他还是指着地图道,“东三营驻守的地方,山高林密,且修有工事。北面陈泰军走小路绕行过来,单是行军便属不易,而想攻破营垒、更非一时之功。”

司马师在成都等候到密信之后,立刻就上书了朝廷,看来朝廷也判断出了、这次曹魏动兵的严重性!想来也很荒诞,司马师对汉国没什么好感,却是处处为汉国朝廷着想!

没一会,司马师便来到了驻地宅子里的堂屋,果然见张翼、廖化、阎宇、董厥都到了。司马师遂与朝中来的人见礼。

难怪今日上午、姜伯约专门派人来请!

众人纷纷点头。

姜维握紧拳头,又道:“在成都时,我便说不能这么分兵,非不听!若是涪县驻军五万多人,此刻全到了剑阁,我军何至于如此窘迫?”

将军阎宇立刻说道:“贼前军(秦亮部)是想从腹背攻击我东三营,与剑阁关北侧的陈泰军一起,前后夹击!如此一来,贼军便能得到陈泰军的增援,并获得了北去退路!!”

廖化拜道:“奉命!”

司马师心道:姜维做事不徇私情,但在朝中还是有同盟的,像陈祗那样的人。哪怕姜维在汉中承担了天大的罪责,陈祗还是愿意信任姜维!

这时姜维竟然看向庲降都督阎宇:“黄公公向陛下举荐阎将军,召回成都,这是寄予厚望阿。不如阎将军接这枚大将军印?”

就在这时,门口进来个武将,上前抱拳道:“报!沙水(北营沟)南面八里的山谷,又发现了大量贼军,不下万人之众!”

报信的武将刚走,门外又传来了一声喊叫:“报!”来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声音更急。

张翼问道:“如若贼前军是佯攻,那主攻方向可能在何处?”

张翼这次在朝中的言论,并没有反对姜维,所以刚才出言相劝、应该不会激怒姜维。司马师见状,也好言道:“陛下、陈侍中信任将军,当此之时,将军应先主持大局,以解国家之困。”

廖化上前一步,大概正要拜别、去准备行程。

来人道:“贼军大股人马沿着沙水而来,直奔东三营!擂鼓声此起彼伏,山坡上到处都是旌旗,不见其尾,我军斥候一时竟不知贼军来了多少人。”

姜维侧目道:“来不及了!但若剑阁关被攻破,一半涪县驻军还去守江油关等地、有什么用?”

见众人默然,司马师不惜说道:“主要是那谯周,在殿上胡说!”

“大事不好了!!”来的将领进来先说了一句,然后才揖拜弯腰。

张翼道:“姜将军行大将军事,便依姜将军的部署罢。”

而汉军东三营,是指驻扎在剑阁关东北方向的三处营垒,总兵力有好几千人,占据险要之地;为的是防备北面的敌军、走小路绕过剑阁防线,来到剑阁关的东侧!!

姜维冷冷道:“那又怎样?我都说过很多次了,秦亮的目标在剑阁关!只有拿下剑阁关,曹军的兵马、粮草、辎重,才能源源不断地进入汉国。再说阴平那边的道路狭窄单一、山石夹峙,几千人就足以僵持很久,并非燃眉之急。”

刚才张翼劝姜维不要说气话,倒是没有说错。姜维心里是有气的,此刻终于说出来了。

按照最新的军情,曹军有南北两处大本营,沙水所在的山沟、便是曹军的北路。

还没走的廖化也急道:“我们来时,涪县援军已到南坡谷地南端,但已就地扎营。姜将军可将主力北调,前往东三营增援。”

左车骑将军张翼皱眉道:“姜将军别说气话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