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魏芳华 > 第四百八十九章 止于阴平

第四百八十九章 止于阴平(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次日,诸部大将陆续都到了中军大营。

汉中之战打到现今,已是胜负有定。姜维主动弃守了南郑和汉城,明显是要放弃汉中之地、以尽量保存蜀军兵力。

自此汉中、武都二郡基本被魏军占据,不过还有阴平郡同属一片整体防区。众人聚集在中军账内,就是商议乘胜夺取关城、阴平郡等地事宜。

三郡的地盘在图上,仿佛一个倒叩的“凹”字,武都郡居中。西南方就是阴平郡,全是重峦叠嶂的山地,耕种价值几乎没有,以前的军事位置也不太重要;但现在成了两国边界前线,立刻就有了极大的战略价值。

从汉中派兵去阴平,其中一条路是沿着这里的走马谷、出阳安门,只要向西南行军一百余里,即可抵达关城。从关城西行,便能到阴平郡郡治。

这条路最近,而且先占据关城也作用巨大。如果关城在魏军手里,此地则可成为守备汉中的重要关隘。

然而有个问题,姜维如果在关城留驻足够的兵马,要攻下那地方、或许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因此秦亮除了派陈泰去攻关城,又叫邓艾率部走陇右绕行、由武都郡地界南下直揷阴平。

只要有一路突破,阴平、关城二地蜀军都守不住,必将面临两面夹击的境地。

但若两路都难有进展,秦亮也明确说了可以放弃。到时候只能重新布防,分筑营垒关隘,守住武都、汉中二郡。

秦亮信步而行,见邓艾在身边,不禁脱口道:“士载定要记住,此番我军目标,最多止于阴平。”

来使想了想道:“没有人怀疑将军的忠心,陈公更无此念。但贼军尚可从陇右进攻阴平,若要在阴平继续与贼军作战,将军如何交出兵权??”

姜维道:“我并不在乎自己的下场如何。不过弃守关城、直接回到剑阁,阴平也必定会丢失。”

众人回到大帐,秦亮遂将人事安排当众说了出来,并先授几个人“行事”的權力。正式任命,仍要等洛阳的诏令和文书。

秦亮知道史上邓艾偷渡阴平的事,且邓艾也有些贪功,所以才没忍住提醒了一句。

朝廷多半是担心,姜维会把汉军主力全赔在汉中地区,那大汉朝廷直接就完了!无论多么险要的山川、关隘,没有人守都是枉然。

王经打仗不太行,别的见识好像还行,凉州现在不是前线了,他只要能大概处理好羌胡事务,便不会出多大的乱子。待到以后,秦亮自然要把王经调离带兵的位置。

陈泰在关键时刻有过明确表态,还算可靠。至于皇帝口头说过、要陈泰取代秦亮在汉中的兵权,那也跟陈泰自身没什么关系。陈泰正是人在陇右坐,锅从天上来。而秦亮这么一安排,倒能让陈泰更加安心!!

秦亮轻轻点头,颇有点意味深长的口气道:“西线这边,只能有一个都督雍凉。一时的官位,卿倒不用太在意。”

反而是王经那种人,虽然不太好用、做事有点头铁,甚至很多事根本不愿意干,但他很执拗,有自己的原则。即使秦亮倒霉了,王经的作为应该也不会过分,多少会念及旧恩。这一点与羊祜是一样的性子,羊祜就没有避讳夏侯霸家。

不过姜维撤到关城之后,便没再继续退兵。

何况胡奋对于秦亮是马首是瞻,之前在武功县种地,胡奋便经常陪着秦亮下地干活。

来使沉声说道:“将军再想想,经此一役,君还能领兵北伐吗??”

平常皇帝不会太过干涉前线军事,但这一次的诏令很明确。从成都主动发来诏令,先派尚书仆射董厥带兵增援剑阁、葭萌关,又命姜维将汉军撤到剑阁。

邓艾结巴地说道:“若非将军偏爱、再造之恩,仆岂有今日?将军自有考量,仆欣然领命。”

就地在西线这边安排,除了洛阳中军大将,目前有资历补凉州刺史的人,大概只有两个选择,王经和胡奋。秦亮昨晚便曾在考虑过了。

秦亮亦不再多言,心中已决定好人选。正如邓艾说的理由,雍凉都督、选陈泰更能服众。

信使呈上陈祗的亲笔信,并道:“陈公带了话,若卫将军奉诏撤军到剑阁、与尚书仆射董龚袭会合,待将军返回成都,陈公等人便可设法保住将军,否则谁也不敢再为将军说话。请君三思!”

邓艾想了想,磕磕碰碰地说道:“将军安排甚妥。陈玄伯有攻取武都郡之功,又是世家大族出身,由他做都督雍凉,更能服众。”

姜维权衡之后,终于决定放弃汉中之战。他掌握着前线兵权,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军中还有张翼、廖化等大将,若是姜维不奉诏,仍然可能出问题。

邓艾怔了一下,面有困惑之色,随即拱手道:“仆……谨记,将军、军之言。”

邓艾拱手一拜。

这些考虑,姜维哪能想不到??他终于极不甘心地、把话明说了出来:“若有阴平,还能有机会北上陇右。不然贼军只需在阴平桥头、白水关、关城三处设防,汉军便被困于益州,不得进取也!”

而王经的军功,同样是讨了巧。

姜维不置可否。

来使抱拳道:“陈公不会害将军。”说罢他便执礼告辞。

这样的人,当秦亮有权势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但如果落难,也不能太指望他们跟着同甘共苦。看看胡奋对司马家的态度就知道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