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明:最凶锦衣卫,百官跪求饶命 > 第57章 朱元璋起杀心

第57章 朱元璋起杀心(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刘伯温闻言心惊,脸上出现了片刻的惊诧。

眼下杨宪刚死,中书省左丞相之职才空缺了几天时间,即便百官不能无首,朱元璋也不该这么着急才是。

也就是说,朱元璋并不是真心询问他的意见,很有可能只是在试探自己而已。

刘伯温何许人也,后世评价其: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

心思之机敏自不用说,当即提着小心恭敬道:“丞相之职乃关乎社稷安危的大事,还是需要陛下御前独断才是,臣不敢胡言。”

刘伯温这话一出口,朱元璋心里头的怒气噌的一下就起来了。

可刘伯温却直接说汪广洋的才能最多只能做个书吏,这不是变相的在嘲讽他朱元璋没有看人的眼光嘛?

而且最重要的是,汪广洋这个人虽然也是朱元璋的额淮西老乡,但却是既没有加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党,也没有投靠刘伯温的浙东党。

朱元璋一听心里就气乐了,合着谁都不行就你行是吧?

虽然刘伯温也是拒绝了,但是刘伯温拒绝的理由是自己太过嫉恶如仇,无法容忍官场上尸位素餐的风气,所以不适合当丞相。

于是凝眉沉思了片刻,又开口道:“既然先生觉得胡惟庸难当大任,那么汪广洋呢?”

在他之后,丞相这个职务就被朱元璋废掉了,改为内阁制度。

谁知刘伯温居然面色严肃的道:“臣为人嫉恶如仇,做不到如别人那般得过且过的官场老油子,要是让微臣做丞相恐怕会让朝堂不和,这是绝对不可的啊!”

而且还是淮西一派的关键人物之一,跟李善长等人关系密切。

听听这是人话吗?

合着朕的百官都是尸位素餐之辈,让你当丞相还为难你了是吧!

这是明着拒绝,可实际上跟自己夸自己刚正不阿有什么区别?

朱元璋憋着火,强忍着不悦挥手道:“既然爱卿也不愿担任丞相,那就让朕再好好想想吧。”

可以说是朝堂里很少见的中立派,这在朱元璋的眼中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汪广洋此人胸无大志、才智浅薄,让他当个书吏还可以,左丞相的话怕是没有这个才能了。”

这不得不让朱元璋觉得刘伯温就是在针对他,嘲讽自己这个皇帝的眼光不行。

这在朱元璋眼里,无疑是老实的不能再老实的能臣了。

但是既然一开始就只是打着问问意见的说法,朱元璋也就不方便去和自己的臣子争辩什么,那岂不是自降身份了嘛。

用他当丞相,朱元璋放心。

但是刘伯温却是闻言面露不屑之色,在朱元璋的再三追问下,这才轻蔑地道:“胡惟庸其人虽有才干,但却是好高骛远之徒,微臣观其颇有野心啊。”

要是先前朱元璋提议胡惟庸,刘伯温的反驳还算是有理有据,那么反驳汪广洋这段就让朱元璋火大了。

要说之前刘伯温反对胡惟庸,还可以说是因为刘伯温有意不希望作为死对头的淮西党上位,那按理来说啥党派也不是的汪广洋应该可以啊!

胡惟庸其人乃是蒙元至正二十七年投奔的朱元璋,也算是跟着打天下的功臣了。

而胡惟庸更是成为了明初四大血案之一的胡惟庸案,被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了。

原本打算就这么揭过,可是既然谈起了丞相人选,朱元璋便顺口问道:“爱卿乃是朕身边的第一谋臣,当年朕起事的时候也是多亏了先生相助,大可不必如此自谦。”

也是很早就跟随朱元璋造反的,而且还是朱元璋的老乡。

其人在公事的处理上十分稳重,虽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却也没出过什么差错。

“你觉得,让胡惟庸来当这个左丞相如何?”

但即便是如此一个人,后期也没有逃过朱元璋的毒手。

因为牵连到了胡惟庸毒死刘伯温的案子里,被怀疑是共谋之一而被处死。

丝毫不仗着自己的身份拉帮结派,只是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事情。

朱元璋曾经夸奖他“处理机要、屡献忠谋”,更是把他比作张良和诸葛亮,可见汪广洋虽然在明初的朝堂上名声不显,当是却很得朱元璋的信任。

说着,示意刘伯温退下。

朱元璋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心中有些不悦。

说到这里,朱元璋话锋一转,又道:“可是百官不可一日无首,朝廷的事务也不能长时间没有信得过的能臣总领。”

说起汪广洋倒是既不像杨宪那般锋芒毕露、也不像胡惟庸好高骛远。

可结果是,评语居然还没有胡惟庸高。

由此可见,在朱元璋的手底下当官危险性是真的大。

话说回来,当朱元璋问出这句话之后,只见刘伯温面上的轻蔑之色居然比之先前还要浓郁。

云奇心里一凸,知道这是又有人要遭殃了,急忙领命而去。

朱元璋闻言心中暗暗点头,看来刘伯温还没有道骄傲自满,自觉可以指点江山的地步。

朱元璋心想,既然谁谁你都看不上,那你自己你总该没话说了吧。

历史上,胡惟庸的确也当上了中书省左丞相,只不过是最后一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