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小说 >大明商业帝国 > 第407章 建奴入寇京畿

第407章 建奴入寇京畿(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吕建听到奔驰而来,红绫急使那嘶哑的“天下勤王”的呼喊,一直紧绷着的神经,还有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竟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该来的还是来了,自己这一次,要真正面对这个时代的真正枭雄——皇太极了。

皇太极入寇京畿,没有吕建当初在滦县和蒋哲诚分析的那样,是走海路过来的,他依旧按照历史那样,是走内蒙古草原,而从喜峰口杀进了中原。

早在头年,皇太极在朝鲜一战,兵力受损严重的阿敏,再也无能威胁他的皇位之后,几次率领自己的正黄旗精锐,出击内蒙古诸部,将他们一一征服。

而后,支持土尔扈特部,发动了对林丹汗和巴特部的大举进攻,死死的拖住了林丹汗和巴特不能南顾。

在毛文龙死后,东江镇几乎不能再对他的后方,形成有效威胁的情况下,依旧选择了从喜峰口,和龙井关进入京畿。

他这样做,是他雄才大略,同时也是迫不得已。

皇太极在战略上,要远远高于他的老野猪皮老爹努尔哈赤的。

他深刻的清楚,一个王朝的建立发展,就必须要依靠汉人的手艺人和技术工人,也就是当时称呼的匠户,这一段大明严密的封锁,让他更是看到了这件事的必要性。

所以他这次冒着巨大的风险,悬军敌后的目的,其实没有攻破北京城,夺了崇祯皇位的野心奢望。他只不过想逼迫崇祯,签订城下之盟,获得喘息发展。

而他真正的目的,就是劫掠京畿地区那些匠户百姓。

历史上,他的这个目的也实现了。这次他一共从京畿地区掳走工匠女子等,合计二百一十多万,物资无算,单单白银就达四百多万两。

不但沉重的打击了大明的军心士气,更主要的是,他得到了加强,又探明了大明的虚弱。

这为后来四次入寇,削弱大明提供了前提。为他后续不断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如果要是走海路坐船,就那200多万人口,他是无论如何也带不走的。

这次,皇太极留下阿敏镶蓝旗镇守辽南,命令已经在朝鲜一败中,缓过劲来的镶蓝旗,在汉军总兵官李永芳的配合下,对已经失去毛文龙,变成群龙无首的东江镇游击渗透的辽南地区,给与肃清,占领的辽东半岛,给予夺占。

下死命令,必须挡住东江镇像以往那样,在自己针对大明的时候,再对自己老巢进攻骚扰。必须抢回整个辽东半岛,必须将东江镇压缩在鸭绿江南岸,不得寸进。

达成目标,自己抢掠大明,签订协议获得大明供奉,有他阿敏两成。

如果达不成目标,就和朝鲜抗旨一起,杀他个二罪归一。

在再无实力和皇太极对抗下,阿敏接受了任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众兄弟,兴高采烈的到大明去吃肉,而自己带着一样委屈的李永芳,啃这块又穷又硬的东江镇骨头。

没有了后顾之忧,皇太极于七月份,在盛京率领其他七旗几乎全部人马,有甲无甲兵,合计七万,沿着被征服了的长城边的内蒙古诸部,一面行军,一面沿途继续征集蒙古人加入。等到了靠近京畿的蒙古外,金蒙联军已经达到了十万,还有随军的五万牧民。

按照这个年代的军队规矩,民夫也以兵来计算,皇太极已经手握十五万大军了。

林丹汗被土尔扈特部,打的难于招架。巴特看到铺天盖地的金蒙联军杀到,也想出兵拦截,以尽盟友之责。

但金蒙联军太多太强大,就有了犹豫,不敢轻举妄动。

恰巧林丹汗传令,抽调他的精锐去西面,和土尔扈特部作战。也就顺水推舟,不再出兵阻拦皇太极的南下了。

但出于盟友之责,巴特还是派数股小队,紧急潜入大明通风报信。

可惜,这都被边关守将视为危言耸听,不被采纳。

而入京见吕建的使者,却扑了个空,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喜峰口,残月秋风,守卫的边军士卒晚饭,每个人只得到了两碗都能照出人影的稀粥,若是还有几颗米粒飘在碗里,你完全可以看作它是一碗凉水。

这点吃喝,一泡尿就没了。

抱着刀枪,蹲在城墙女墙下,缩着脖子,抵抗着饥饿和寒冷。

军中存粮已经快要告罄,而朝廷在就应该发放的粮饷,却依旧杳无音信。看来,这个月又别指望了。

他们真羡慕西北那些边军。

听说他们在吕侯爷撑腰下,专门向朝廷索要那不值钱的咸菜,做为军饷。然后再将他们拿去和蒙古人高价换取牛羊。再将牛羊再卖给关内等待着的牛羊贩子。虽然不能说赚的盆满钵满,但换取温饱是没有问题的了。

听说,他们在夏天,蒙古大部赶到北面夏季草场,延边太平时候,就再也没有边军兄弟的家人父母,带着孩子去内地乞讨,也再没有将士妻女,再去内地做半掩门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