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小说 >大明商业帝国 > 第385章 西北再乱

第385章 西北再乱(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通州巡抚王炳章案,在强大的证据面前,干净利索的结了,所有的臣子,再看崇祯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有人弹劾吕建,私开秘密机构,监视大臣。

结果不用吕建,王承恩站出来,简单一句回怼:“君子坦荡荡,难道你害怕监视吗?既然你有害怕监视的地方,我们要不要禀报有司,查一查?”

这个逻辑一出,所有的官员都闭嘴了。

如此一来,不是锦衣卫的锦衣卫,就在团团迷雾中,让所有的官员比对待锦衣卫更加忌惮了。

王承恩的组织,正式站稳了脚跟。

而崇祯有一次,听到一个地方布政使,吹嘘自己的政绩时候,崇祯就从桌子底下,拿出来了一张纸,不疼不痒的揭穿了他的吹牛,从此,让全部的官员加以收敛。

而湖南再报灾情,申请内帑皇恩救济,崇祯又拿出来了一张纸,轻描淡写的告诉他,他所谓的灾情,根本没有那么大,所谓的三府受灾,其实只有两县。然后拨付了该给的钱粮,救灾成功,为内帑节省了大笔的银子。

这样一来,官场之风,虽然没有发生明显的转变,但也不再肆意妄为了。

然后,源源不断各地官员贪腐的事情被上报过来,崇祯看了,只能无奈苦笑,只是捡最罪大恶极的办了两个,剩下的,就只能存档不发。

水至清则无鱼,崇祯不是这么想的,以他的性格,恨不得把这些坏了朝廷名声的混蛋,都一股脑抓起来杀了。但现实告诉他,他真的那么做了,整个大明的官员,将没有几个幸免。

看来,大明的吏治已经彻底的完蛋了,真的有必要开场恩科了。

于是,为了明年恩科,崇祯再给王承恩下旨,开始秘密调查即将科举的举人身份背景,看看是不是还有舞弊。

如果还有舞弊存在,崇祯决定,这次,绝不手软。

但好在,经过了上次差一点就闹起来的科举舞弊案,最终不得不以官员退步才平息下去的教训在,这次官员们终于懂得收敛了。

当然,也有心存侥幸的,在证据确凿下,崇祯提前以收受学子贿赂罪,将那个官员罢黜,并明发邸报警示天下。

这时候,因为掌握这遍布天下的连锁酒店,皇家酒店家丁上心皇事,崇祯的圣旨,再也不存在不下乡的状况了,每旬的邸报,都能及时传达各地,并且在连锁酒店了明白张贴。

这张邸报一出,天下震动,学子们情绪高昂。

整个大明,似乎就因为这秘密的情报网,被崇祯和吕建真正掌控了。

而本来吕建认为,今年就剩下唯一的一件大事,需要自己准备去做了,那就是对抗皇太极的入关。

结果没想到,就在5月份的时候,西北又出事了,是出了大事了。

齐飞报告,因为商行接收了朝廷的抵押,按照吕建的办法,施行盐场的经营,触及到了原先那些腰缠万贯盐商的利益。还有让原先的山西盐运使,巡盐御史没有了权利,他们竟然公然勾结起来,发动了暴动。

他们出钱出粮,收买各地流寇,一下子聚集起来十万大军,声势浩大的攻打河津和平阳,两个隶属于吕建的衙门,大有势不可挡之势。齐飞请求吕建回去,主持大局,进行平叛。

崇祯也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因为这不是流寇,是为了一口吃的活下去的乌合之众,而是有钱粮的真正造反。虽然还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但其实的性质大家都心知肚明。

他们是在明确的反对,即将可能到来的盐政改革。

未来盐政改革,这对那些大盐商们来说,就是断他们财路的死敌。现在在盐城推行的这个食盐售卖方法,绝对不能让他成功,必须给予覆灭,否则那就是天塌地陷。

崇祯和黄礦在集英殿紧急召见吕建。

西北三驾马车,现在杨鹤动弹不得,应对西域以及草原,就足够他手忙脚乱。

山西巡抚耿如杞,要面对流寇,更是难以分身。

现在只有西北经略可用。

吕建是西北经略,负责西北战守。

不说这次又是针对吕建的造反,就是他们攻打河津,就直接触碰了吕建的核心利益。因为河津那里,不但是连接西北商业系统的水路交通枢纽,就是那里那堆积如山,引诱八大家上钩的粮食,就绝对损失不得。

所以,这次,吕建绝对不能袖手旁观。

“爱卿,这次西北平乱,一定要做到坚决快速。不能够让他们拖住咱们朝廷,对西北其他流寇的围剿进程;更不能让他们合流,造成更大的动乱。这一次你肩膀上的担子很重,”

然后侧重说道:“而据咱们的皇家驿站收集来的情报,那些盐商,正在利用他们固有的庞大商业网络,开始蛊惑其他地方的人,也参与暴动,弄不好就是燎原之势啊。”

这就是为什么封建时代,都惧怕商人做大的原因之一了。他们有钱有能力,而且还有着巨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