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东北一家人 > 第22章 准备礼品

第22章 准备礼品(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田荣走后,田柱子就开始做进城的准备了。田柱子没有去过县城,出门最远的一次,还是那次“离家出走”,去内蒙古买马。不过,他当会计的时候,经常去乡里开会,他对出门办事倒不发怵。这两天,李荣把田柱子结婚时做的中山装找出来,洗了洗,准备田柱子进城的时候穿。这身衣服也就结婚的时候穿过,之后就一直压箱底,没有拿出来过。这次进城,应该打扮的利落点,所以李荣想起了这身衣服。

李荣把衣服洗好、熨平,让田柱子试了试,还是挺合身,就是稍微有点肥大。田柱子结婚这几年,家里家外的活一直很忙,他比刚结婚的时候瘦了一些,黑了一些。

“柱子,这次进城带多少钱?”李荣问。

“带五十块钱吧,就去的时候路费,身上再留一点零钱,以备不时之需。”田柱子说。

“给老叔和七叔家从老家买点鸡蛋吧。城里人喜欢吃农村散养鸡生的蛋。”

“得拿多少合适?”

“每家五十个吧,不过现在家里也就五十个,还得再买五十个。”李荣说。

“那我问问咱妈,看看她家有没有。”

“她家肯定不能够,咱妈家就那六七个小鸡,现在也刚开始下蛋。你去田海家问问?看看能不能再买几个。咋的也得再凑够五十。”

“嗯,那行,我这就去。”田柱子说走就走。

连续走了好几家,最后凑了四十个鸡蛋,十个鹅蛋。

“行了,就这样吧,这刚开春,鸡都刚下蛋,实在凑不齐。刚才去咱妈家,让我给带点酱块子,说老叔和七叔家下酱用。”田柱子说。

“那前两天老叔来的时候咋没给带去呢,这你扛着多费劲。”李荣有点不理解。

“没事,就十几斤,上次老叔来,这人多,一折腾给忘记了。城里人喜欢农村摔的酱块子。”田柱子说。

“就拿五十个鸡蛋,是不是少点,要不你再花钱买点点心什么的?”李荣怕柱子第一次去老叔和七叔家,礼数不够,被人家挑理。

“不用了,人家城里人啥点心没吃过,还能差咱买那点。现在正值春天,野菜都出来了,挖点新鲜的野菜吧,城里人喜欢吃。”田柱子说。

李荣想想田柱子的话,有一定的道理。花钱买礼物对于李荣家来说,这笔钱确实有点舍不得,何况买的礼物,人家也不一定喜欢。反而农村常见的东西,比如野菜,城里人反倒觉得稀罕。

第二天,李荣把老丫和田小子送到田老太太家,让田老太太帮忙看一上午,她带上二丫头和三孩儿,每个人挎着菜篮子,带上镐头和刀片,去南地挖野菜。她们从门口的毛毛道走过去,大概十几分钟的路程,就到了南地。南地是六队土壤最好的一片地,这里每年都旱涝保收。清明时节,东北乍暖还寒,万物复苏,虽然大地上还有些许残雪,地也没有彻底化透,但是这时候的野菜已经都露头了,非常鲜嫩,蘸点东北人家家都有的大酱,那是非常鲜美的。常见的大家都喜欢吃的野菜有婆婆丁,也就是蒲公英;再不就是“大脑瓜”,也就是野蒜;还有一种就是曲麻菜,苦苦的。这个时节,家家院子里的菜还没有开始种,所以野菜就成为了大家餐桌上常见的菜了。大地里经常可见两个一对,三个一群的挖野菜的人。

“二姐,二姐,这有大脑瓜,快点来。”三孩儿的眼睛尖,到地里,就发现了猎物。

“让我看看。”二丫头跑过去。

“这个肯定很小,你看上面的苗那么细,你自己刨吧。”二丫头不屑于费力气。

拿着小筐和镐头,继续弯腰,仔细的寻觅着。

“这里有不少曲麻菜。”李荣招呼两个孩子。

“我才不挖曲麻菜呢,太苦了,我不喜欢吃。”二丫头说。

“苦才有营养呢,这个可以做要药材用。再说了,多挖点给你老爷家带过去,也不给你吃。”二丫头一想,自己这次的任务是帮着爸爸进城准备串门的礼物,也就放下执着,过来一起挖野菜了。

“妈,这还是小嫩芽呢,是不是太小了?”

“这个才好吃呢,再长大就老了,不好吃了。”

“为什么非得费这么大劲,讨人家喜欢呢?”二丫头一直是比较耿直的人。

“别这么说话,你老爷给咱家介绍点小买卖,能挣钱,我们得感谢人家,再说了,也是长辈,去一趟家里,肯定得带点东西,要不然多没礼貌。”李荣说。

“那我爸啥时候进城,我也想去玩玩。”二丫头对此次行程还是很好奇。

“等你长大了的,你爸是去办事,又不是去玩。”李荣说着,抬头一眼没找到三孩儿。吓坏了,连忙转了三百六十度,见三孩儿在她背后,已经离她有二三百米了。

“三孩儿,别跑太远了,快回来。”李荣喊起来。

“老二,快去把你三妹拽回来,都跑哪去了。” 李荣命令道。

二丫头蹬蹬跑向三孩儿,到近前一看,框里已经装了不少大脑瓜了。

“二姐,看我刨的挺多吧,你还不信我。”三丫头炫耀道。

“嗯,你还挺厉害,咱妈让回去呢,别离太远了,走丢了呢。”

“这么近,我自己都能找回家。没事儿。”老三向来有主意。

正说着,李荣也快步走了过来,“带你们出来不许瞎走,再瞎走,下次就别再跟来了。”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